学科科研

计算机技术硕士学位点建设年度报告

一、总体概况

        内蒙古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创办于1994年,2019年获批计算机技术硕士学位点,该学位点扎根内蒙古地区,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内涵式建设,创新发展模式,已形成 “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云计算与软件工程”、“智能计算与数据挖掘”、“网络计算与物联网应用”四个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内蒙古地区重大发展战略需求,重视实际问题驱动导向,与我校农林牧水草乳沙专业多学科融合,政产学研用结合,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学位点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为科学研究与应用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学位点以培养计算机技术研究及应用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按照“重基础、宽口径”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平台基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内蒙古特点,加强学科融合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通过项目研发、实践基地建设等方式,提高学生面向实际问题的研究与应用能力,不断进行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学科在内蒙古地区的影响力,打造内蒙古地区一流的计算机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本学位点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近年来生源充足,质量好。目前本学位点在读硕士研究生共41人。202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15人,202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15人年,就业率为96.6%。

        计算机技术学位点拥有一支职称和学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1人,副教授以上17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1%;拥有教育部智慧之星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3人,自治区级课程思政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教坛新秀5人。近5年,引进了3名高层次人才,培育了5名在职教师,并且均获得了博士学位。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本学位点依托学院5个教师党支部和1个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了基层支部党建活动,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关于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号召,发挥基层党支部在组织建设,学术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学位点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学位点邀请校外、校内知名专家为学生做党建专题讲座和辅导,指导研究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自身打造成为素质过硬的时代先锋。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之一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公国共产党服务,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按照学校研究生院统一安排计算机技术学位点开设思政课程1门。

        结合学校课程思政要求与建设,不断提炼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人物事迹,并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环节中,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全课程育人体系。

        在课堂教学之外,学院组织研究生开展不同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学院不断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在疫情期间,从疫情防控,学生返校离校,在校生人身安全,防电信诈骗,防宗教渗透等方面做了非常细致的工作。

        按照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研究生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党的理论学习等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线上线下形式等方式,深入宣传党的理论知识,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作专题报告,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研究生培养工作

        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学科培养小组,在听取校内导师,经校外专家评审最终形成计算机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位点磕碜由公共课和专业课组成。专业课由学科通开课、学科方向课和研究方向课组成,学科通开课属于必修课程,要求所有研究生必修,学科方向课课程为限选课,要求培养方向研究生必修课。学位点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断改革创新培养方法,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借助研究生院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位点在学校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三会一课”、自主学习等形式加强研究生导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强化以德树人,以德育人,引导研究生导师对师德师风问题守底线。坚持师德师风警示学习教育,不定期召开学院师德师风学习大会,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技能竞赛。

        按照学校研究生指导教师选拔要求,学位点不间断开展教师培训,不断加强研究生导师素质与能力培训。邀请校外专家开展学术讲座,鼓励研究生导师参加与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报告,特别是与学校优势学科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不间断的开展项目申报培训与项目申报材料提升工作。

        为了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规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研究生指导行为实施细则相关文件,明确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导师要通过科学途径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要求导师与学生开展学术研讨。

        学位点不断完善研究生奖助制度,全面激发研究生教育的活力,促进研究生质量良好发展。建立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学校奖助学金两部分。学校学院每年为研究生发放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自治区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导师科研补贴,生均3万余元。

        学位点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研究生招生制度,加强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监督,将招生制度贯穿于命题、初试、评卷、复试、调剂和录取全过程。在招生复试过程中全程录像,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的政策,坚持择优录取。招生信息公开,过程透明,录取名单统一进行公示。

        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学位点坚持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严格要求内容,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坚持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和学术规范指导,坚持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杜绝论文抄袭学术不端行为。督促导师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和学生知道水平,强化导师在学术规范、学生活动和撰写学位论文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制定了从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送审到论文答辩的严格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由资深教授负责,严格进行过程质量监控。对学位论文质量不达标的学生采用延期等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推动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学院在内蒙古、北京、青岛等地建立研究生合作教育基地,并不断开展“放弃拓岗”工作,加强开展研究生就业市场拓展工作。

        按照学校和学院的统筹,学位点进一步夯实数据智能计算、物联网、计算机视觉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本学位点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逐步提升师资队伍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近5年,计算机技术学位点专任教师和导师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本学位点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5项,科研经费达2394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自治区项目57项,包括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3项,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7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创造利润98万元。发表论文113篇,其中中科院一区TOP期刊1篇、中科院2区期刊3篇;获得专利及软著共76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四、社会服务

        本学位点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依托,结合应用型学科的特点,在服务社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学位点立足内蒙古地方产业特色,在动植物基因-表型关系,“两湖一海”水资源监测,草原、草地的草情进行监测,动物菌病、炭疽等的知识库建设,羊肉、牛奶品质检测,抗菌肽识别,智能装备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应用工作,向自治区相关科研主管部门提交了多项研究建议,并为自治区的科技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进一步推动了我学科点在农业智能装备研发、湖泊监测与生态修复、农产品品控、草原检测及知识图谱应用学科方向的创新发展。

        学位点积极主动对接我校优势学科,助力申报了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智慧农业、智慧林业、智慧水利、智慧交通及智能运输工程等新兴急需学科专业,为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新农科人才提供了数字化支撑。





Copyright ©  199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东街29号计算机学院 

邮编:010011

访问量: